第1516章 调整方向(3 / 4)
“诶呦,真乖,来,干妈抱抱,想干妈了么?”
“想。”
“指一指,哪里想的?”
瞧见李笙指了指肚皮,马闯一边弯腰把小人儿抱在怀里,捋着头顶的小辫儿,一边大笑,“哇啊哈哈哈~~~”
坐在边上玩积木的李椽也两手一撑,哆嗦着跑过来,抱着马闯的大腿,也响亮的喊了声,“嘎嘛!抱!”
“诶,都有都有,来来来,都抱。”
说完,拿脚踢了踢田宇,“胖子,一边儿去,别碍事儿。”
“嗨,我也是孩子干爹,凭什么?”
“就你?”马大姐一屁股坐下来,挤在李乐和田胖子中间,把李椽也搂在怀里,一指田胖子,问俩娃,“介是sei啊?”
“胖乎乎!”
“狗红敷敷!”
“哈哈哈哈~~~~”
两个孩子,声音洪亮,连视频那边的郁葱和小陆都听见了,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都乐了起来,把刚才的一点儿严肃都给吹没了。
抱着俩娃,马大姐快速扫了眼幕布上的表格,“嚯,还在这儿较劲呢?不过,看这表格,简直是‘五雷轰顶’嘛。我说刚才一个个表情这么呆板呢,咋?还有啥问题,胖子,给我这个股东汇报一下。”
顺手捏了捏李笙肉嘟嘟的小脸蛋,惹得小姑娘咯咯笑。
“跟谁不是的似的,那什么,现在是......”
作为实验室项目整体负责人,田胖子给马大姐言简意赅的说了现在面临的问题。
马闯听完,琢磨琢磨,“那就是,总结起来,就那么几条,飞控传感器技术限制,现在的mems惯性传感器精度低、漂移大且成本高。而成本低的集成化imu无法稳定量产。”
“电池续航的能量密度不够,续航时间低。图传性能模拟信号,延迟高。gps定位民用精度不够,冷启动时间长是吧?”
曹鹏补充道,“对,还有算法限制,我们能做出来无人机的自稳定算法,但是嵌入式处理器算力有限,难以实现复杂的pid控制或状态估计。”
“喂,你们忘了,最大的鸿沟,相机集成和我们想要的三轴无刷云台。”音箱里,传出郁葱的大嗓门,把俩娃吓得一哆嗦,到处找声音来源。
“那这些里,我们能掌握的只有啥?”
“电池,”宋襄接话,“联系的姑苏电池实验室那边,给的信息,180wh/kg的电池,最快明年中旬能出来,而更高的,因为新的三元材料的应用,估计最快也得杵到10年去了。”
,!
“得,那现在就是技术土壤未成熟时,强行消费级是资源错配?”
马闯给几个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来了个总结陈词。
“是。”李乐点点头,“除非我们有把握在短期内突破这些技术代差?”
“不可能。”郁葱说道,“传感器、电池、通信、芯片,这些基础领域的突破,不是我们一个实验室能催熟的,需要整个产业生态的演进。就像......”
“就像蒸汽机发明前,你再怎么优化马车,也跑不出工业革命的速度。”李乐说道。
“那怎么办?放弃?”宋襄看了看几个人,决定先出头。
“不,不放弃。”
“可.....”
“现在只是时机未到。咱们可以换个思路,无人机现在做不到,但我们的机器人....”
李乐的眼里,带着一种沉淀后的清醒,指了指宋襄展示的图表,“这些不也一样有价值?”
田胖子想了想,“其实在打磨焊接机器人关节控制和晶圆传输的微米级定位时,很多算法积累、控制经验,未来都能迁移到无人机上。只是现在,硬件的枷锁太重了。”
幕布里,郁葱抓过话筒,“咱们在机器人上死磕高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