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光纤交换会(2 / 2)
至0.2db/km1980 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商用化(140mb/s),并着手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工作
1990 年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进入商用化阶段(565mb/s),并着手进行零色散移位光纤和波分复用及相干通信的现场试验,而且陆续制定数字同步体系(sdh)的技术标准
1990 年传输损耗降低至0.14db/km,已经接近石英光纤的理论衰耗极限值0.1db/km1990 区域网络及其他短距离传输应用之光纤
两年后贝尔实验室便会于日本合作实现光纤的商业化运营,在金钱的刺激下光纤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绝大多数的行业或者产品其实研发过程并不是很困难,难点往往在于商业化运营,从0到1,再从1到1万才是难以实现的,比如平衡车在70年代就发明了出来,可是价格过于昂贵,高达几十万人民币,神经病才会去购买,后来美国人购买了相关的技术,降到了几万人民币一台,市场也是接受不了这个价格,最后到了华国手中,借助强大的生产供应链最低做到了一千元左右,才在世界上流行了起来。
而华国在光纤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目前就是困在商业化应用,没有足够的市场来支撑该行业的深入研发与应用,这恰恰是龙兴的强项。
整个90年代光纤价格由美国主导,一公里的价格高达2000元堪称暴利行业,华国在2000年后才正式进入该行业,最终一公里光纤的造价做到了30多元一公里,几乎占据了世界上所有的份额。
现在杨镜舟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时间大幅的往前提,往里面砸钱,不断的去催生光纤行业的发展,只有这样后面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华国才能吃下绝大部分份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