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生1986助力国家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准备报复(2 / 2)

的预料,他不准备直接对索尼公司进行报复,而是打击日本的汽车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把小鬼子打成死狗,要知道小鬼子的汽车产业可是国家的支柱型产业。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人在日本估计有上千万人,是时候大力推动电动车的发展了。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汽车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技术创新与高性能车型涌现:

-跑车领域成就显着:这一时期日本汽车厂商推出了不少高性能跑车,比如1990年本田推出的nsx,它是本田采用f1的设计理念,以法拉利328为基准设计制造的,采用了铝合金车体、中置引擎后驱以及接近50:50的配重比等先进技术,集本田当时所有先进技术于一身,将百公里加速成绩跑进六秒内,在跑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东瀛法拉利”。

-越野车型表现出色:三菱的帕杰罗在这一时期也大放异彩。1983年三菱为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打造了基于帕杰罗的越野赛车,凭借该车型三菱在达喀尔拉力赛取得了优异成绩。1997年至1999年间生产的帕杰罗v55evo公路版车型,采用了宽体套件、更强劲的发动机、超选四驱系统等,在越野性能上表现突出。

-发动机技术不断进步:日本汽车厂商在发动机技术方面持续创新,例如马自达公司研发的转子引擎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为日系车在赛车领域赢得了荣誉。同时,其他厂商在传统燃油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可靠性等方面也不断提升。

2.出口保持强劲,但贸易摩擦加剧:

-出口优势明显:日本汽车以其省油、可靠性好、性价比高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90年代日本汽车出口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在北美、欧洲等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贸易摩擦升级:日本汽车的大量出口引起了美国等国家的警惕,日美之间的汽车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美国对日本汽车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措施,如加征关税、设定进口配额等,这对日本汽车产业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产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兼并重组增多:

-本土市场竞争激烈:日本国内汽车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各大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厂商们不断推出新车型、改进技术、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兼并重组频繁: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外部压力,日本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增多。例如丰田以控股的方式与大发、日野等企业加强合作;福特汽车公司控股马自达;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控股三菱汽车公司等。

4.面临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

-国内经济衰退影响: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失落的二十年”,经济增长缓慢,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这对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下降,汽车厂商的国内销售额受到一定的冲击。

-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不断上升,日本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优化生产流程、加强供应链管理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