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生1986助力国家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外蒙收购计划2(1 / 7)

随着计划的最终敲定,杨镜舟开始了他的秘密行动。?第[?一(-看^2书£网¥ `?追£最]§新o?章¢#节{带上相关人员悄然前往包头,肩负着组建指挥中心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五个重装合成旅的人员和装备也开始了紧张的集结工作。为了避免被天上的卫星发现,他们采取了多批次、小规模的方式,巧妙地向包头汇聚。

为了更好地隐藏这些军事力量,杨镜舟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吩咐包头市委市政府全面配合工作,展开了第二轮城市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军事人员被伪装成普通的施工人员,他们穿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忙碌于各个建筑工地之间,丝毫看不出与军队有任何关系。

而那些重要的装备,则被巧妙地藏匿在民房之中。这些民房看似普通,实则内部经过了特殊的改造,能够容纳并保护这些装备。

在表面上,只有两个重装合成旅进入了演习区域,其他三个旅则像是隐藏在暗处的伏兵,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1994年的包头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详细介绍:

-经济发展

-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达206.1亿元,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得益于包头作为重工业城市的传统优势,以包钢为代表的钢铁产业以及一机、二机等机械制造企业等不断发展,同时稀土产业也在以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的基础上不断壮大。

-国内生产总值显着增长: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1.3亿元,是1980年的4.48倍。市委以国企改革为重点,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

-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获批:1994年,第二版包头城市总体规划正式获批。该版规划提出建设南海公园、赛汗塔拉城中草原、阿尔丁植物园三个特色公园和北郊防护林带,着力构建城市绿地系统,为包头未来的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建设提上日程:1994年,包头市人代会公布了关于建设赛汗塔拉城中草原的决议,对其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提出了要求,推动了城中草原的建设发展。

-社会民生

-实现村村通电:1994年12月,包头市实现村村通电,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包头市积极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如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扶助城镇困难居民等,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

-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94年,包头师范学校等教育机构继续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劳动公园等场所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去处,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选在包头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一是包头的重工业比较发达,经济情况良好,能够负担相关的准备工作,二是人口众多,却大部分从事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纪律性与政治觉悟较高,不会轻易泄露情报,三是离外蒙距离较近距离边境才300-350公里,离乌兰巴托直线距离也才600-650公里,当然因为路况问题,地面部队耗时会相对较长。

由于包头市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其对各类矿产的需求量堪称天文数字。而蒙古国恰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方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这种合作,包头市政府决定以改善运输条件为契机,对通往蒙古国的道路进行加固和扩建。同时,他们还向蒙古国提出,希望对方也能够改善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更好地开展未来的矿产贸易。

为了表示诚意,包头市政府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向蒙古国提供一笔高达20亿人民币的贷款,专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蒙古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