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安排(1 / 2)
诸事议定之后,杨镜舟心情愉悦地带领着一大批人员踏上了返回乌兰巴托的路途。¢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这一次的行程意义非凡,不仅是对之前工作的总结和肯定,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杨镜舟要做的是嘉奖那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员。经过仔细的统计、审批和核查,一份详尽的立功人员名单终于浮出水面。这些勇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功绩值得被铭记和表彰。
其次,杨镜舟计划组织人员在色楞格河修建一座水力发电站。这座发电站的建成将带来诸多好处: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将淡水资源留在外蒙,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让这片土地更加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发电站的投入使用将彻底解决外蒙的用电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最后,杨镜舟还需要处理战后的资源分配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矿产资源。外蒙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何合理分配这些宝贵的财富,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杨镜舟深知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更关乎社会的公平与稳定。_第′一·墈\书?旺. ·首+发^
表彰受勋大会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盛大举行。会场内,灯光璀璨,红旗飘扬,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杨镜舟身着正装,步伐稳健地走上讲台。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虽然只是做了简短的发言,但每一句话都充满力量和情感。他首先对所有受表彰的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接受表彰的人员包括军人、政务工作人员以及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依次走上舞台,接受杨镜舟的握手和颁奖。每一个人都显得格外庄重和自豪,他们深知这份荣誉的来之不易。
杨镜舟与每一位受奖者握手时,都真诚地表达着对他们的感谢之情。他深知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努力和拼搏,才有了外蒙的顺利回归。这是一份开疆扩土的伟大功绩,值得所有人铭记和敬仰。
整个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然而,对于那些没有拿到勋章的人员来说,他们的心情却是复杂的。看着昔日的战友和同事们获得如此殊荣,他们心中难免会涌起羡慕、嫉妒和恨的情绪。毕竟,这样的荣誉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成就,更意味着未来的仕途将会一帆风顺。¢咸¢鱼¢墈¢书-蛧¨ ¨埂¨鑫^嶵,全`
这些人暗自感叹,下次见面时,恐怕就得称呼那些曾经的战友和同事为领导了。有了这份开疆扩土的功劳在身,他们的升职速度简直就像坐飞机一样快。而自己,或许只能在原地踏步,继续默默耕耘。
夜晚的庆功会现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杨镜舟竟然破例喝了一杯酒,这让他的秘书张砚之倍感惊讶。一直以来,张砚之都认为杨镜舟是个滴酒不沾的人,但今天却看到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砚之不禁心生疑惑,原来领导也会喝酒啊!不过,当他想到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时,便立刻明白了杨镜舟喝这杯酒的意义。毕竟,这次的成功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就,杨镜舟作为领导者,自然也会感到格外兴奋和自豪。
就在这时,重装合成旅的满广志旅长走了过来,他面带微笑,手中端着一杯酒,向杨镜舟敬酒。满广志旅长感慨地说:“领导,这杯酒我敬您!”杨镜舟微笑着回应道:“满广志同志,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啊。”
满广志旅长接着说道:“自组织重装合成营开始,我就一直记得因为您对我的一句表扬。我得到了一个机会,担任了重装合成营的营长。后来,在部队的扩编中,职位也是水涨船高,担任了代旅长。没过多久,您又亲自点将,让我指挥部队参与收复外蒙的行动。在行动中,我和战士们齐心协力,才能立下了战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