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惩罚性罚款(2 / 4)
向银行贷款或找同行拆借,要么就是变卖房产及奢侈品也要第一时间把员工的工资发放了。
以免引火烧身,且随着消息的扩散,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以私营企业为主,凡是手里流动资金足够的,都尽量把员工薪水按时发放了。为了防止引起大范围的恐慌,杨镜舟又在珠三角地区召开了座谈会,向众多工厂主谈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以克扣员工福利,薪水的企业注定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活不下来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向心力,员工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怎么会一心一意的用心工作,必然是在工作中勾心斗角,能推卸责任的必然去推,尽量少干活或者是不干活,这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不可能改变。且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终归是要人来消费的,员工如果连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怎么会有钱去消费,社会的运转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员工没钱--无法购买工厂生产的产品--企业因为产品销售不出去--导致利润下降为了节省成本去克扣员工薪水--又导致员工没钱,形成了闭环。所以政府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且让这种恶性循环往复发展,所以出台了劳动法来保障基层员工的最基本的权益,而且这不是一阵风,刮过就没有了,会长期有效的执行下去,再三警告他们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k·a¨n¢s·h¨u_j*u+n/.*n+e?t\而且会建立一个网站与一个大数据系统用来推进劳动法的实施,保证所有人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视同仁,若是发现有违规违法的人,众人皆可以去网站进入举报,分为实名举报与匿名举报。类似的座谈会连着开了好几次,稳定了人心,防止工厂主与用人单位出现恐慌,渐渐平静了下来。杨镜舟却是有清醒的认知,某些人不可能善罢甘休,这次只是在强权下选择了妥协,会慢慢的试探政府的底线,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不会停止,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金钱只是一个工具,权利表现的本质就是在对他人的支配上,要是所有人都不会为了基本上的生存发愁,生活得到了有利的保障,就不会愿意去干一些严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比如工作,再严重的就是加班,最严重的则是无偿加班。只有严格的施行劳动法,才能让底层人民拥有一个做为人的尊严,一个国家如果人民群众连尊严都没有,那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都是一句空话,因为社会会产生严重的割裂,上层人员骄奢淫秽,视所有人为牛马,中层人员则是麻木不仁,甚至为了发泄来时受过的苦会仗着手中的一点点权利,更加苛刻的对待手下的人员,压迫必然引起反抗,由此进入内耗阶段。光靠工作组成员的力量,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目前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杨镜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挑选几个性质特别恶劣的企业作为典型来处理。他认为,只有对这些企业处以重罚,让他们倾家荡产,其他企业才会心生畏惧,不敢轻易越过红线,从而主动配合工作小组的工作,尽快结清农民工和员工的薪水。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顺利进行,杨镜舟首先安排公安部门和检察院的同志去收集证据,并仔细核对证据链的完整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后续的审判过程中出现突发意外,比如证据不足或者证据链断裂等问题。毕竟,杨镜舟计划搞一场直播审判,让这个事件在万众瞩目之下得到公正的处理。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冤假错案或者判罚不公的情况,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会让整个行动虎头蛇尾,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杨镜舟对这次行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格外谨慎,绝不允许任何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存在。证据收集好之后,经过多次多人核对,时机已经成熟,安排了地方电视台进行直播,第一个典型则是一个玩具厂老板,不仅拖欠员工近半年的薪水,根据调查经常以莫须有的名义克扣员工工资,还偷税漏税,本人为了逃避惩罚,转移公司资金至亲人名下,以为做的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